首页 >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

四字成语

读度阴山的《知行合一王阳明》摘抄

古月映雪

一、一句话思想

◆“龙场悟道”归纳为八个字“吾性自足,不假外求”。

◆理学家的名片: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

◆孔子之后,儒家分为六派:李斯为代表的的小康派,孟子为代表的的大同派,董仲舒为代表的的天人感应派,孟子、荀子和告子为代表的的心性派,荀子为代表的的考证派,司马迁为代表的记篡派。

◆圣人就是那些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的人。

◆人的力量永远来自心灵。当你的心灵产生力量后,外界的环境看上去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险恶了。

◆人人所谓的怕死,怕的并不是死,而是对生有所眷恋而已。

◆“心即理”。圣贤就是心灵自由、自己能支配自己的人。

◆知与行是合一的,知是行的开始,行是知的成果,二者是一回事。知行合一是他“心即理”和“事上练”的延伸。真正动人心弦的是他心学思想的精华——致良知。

◆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

◆“大人”就是获得治理国家能力和光明自己品德的人。

◆说服对方的成功率,在于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能力。

◆有荣耀是我幸,无荣耀是我命。

◆王阳明始终把 “存天理去人欲”作为他心学的终极目标。

◆“致良知”,就是用良知去为人处世。王阳明心学也称“良知学”。

◆圣人行事如明镜,物来则照而已,世间任何事都不要强求。

◆良知能知是非善恶,“是非”属于智慧,“善恶”属于道德,圣人不过是既有智慧又有无懈可击道德的凡人。

◆在我们的人生中,我们不要做任何人和事物的奴隶,只俯首于自己那颗拥有良知的心,就可以了。

◆人反抗不公就是致良知。

◆失去亲人当然要伤心,可死者已矣,你的心不要随死者而去。

◆七情只是浮云不是太阳,谁如果在浮云上较真,不但傻而且还伤天害理。

◆我们怕的鬼不在外而在内,是我们的心养出来的鬼。虽然危险是真实存在的,但恐惧与否是你的选择。

◆如果味地去指责别人,就只会看到别人的错误,而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。

◆当个人遭受批评时,心跳会加速,然后防卫本能就会出现。

◆闲思杂虑怎么可能祛除?只能让它归入正轨。

◆凡事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,只要在自己身上找到原因并且修正,就能让对方也改邪归正,符合自己良知的要求。

◆不要操心你的人生,但要操心你的良知。

◆想要获得幸福,只要不和外物的对立就可以了。不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外物,让外物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去发展。

◆人心到了纯是天理时就是圣人,金子纯到是百分之百时就是精金。

二、启示

◆生活自由它自己的准则,凡是你能预料的事大都不会发生,凡是你没有预料到的,毫无意外地肯定会发生。

◆所谓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”,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,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“良知”,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。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,那人人就是平等的,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。只有一个人有权力,那就是我自己。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,我才是自己的主人!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最根本的思想。

◆黄绾充满疑虑地问:“怎么个心上用功?”王阳明回答:“你的心能知是非善恶,一个恶念发动时就克掉它,一个善念流时就保持它。”黄绾吃了一惊,说:“您这不就是禅宗吗?禅宗说,人人都有佛性,佛向心头做,莫向心外求。禅宗说顿悟,您说狠斗私心一念间,没有任何区别啊。王阳明拼命摇头,说:“不一样。禅宗说了人人都有佛性’后就枯坐,什么都不管了。说了佛向心头做’后就真的在心头做,不去实践。而我说了“在心上用功’后,必须去实践。

◆王阳明说:“怎么能不想听,怎么能不想看?除非是死灰槁木、耳聋眼瞎之人。虽然听见、看见了,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了。”“只要心不去跟随它”就是不动心。正是这“不动心”的心灵正能量,才让王阳创建了光芒万丈的盖世武功。

◆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,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

◆人人都有良知,与生俱来,不必外求。一个有良知的人不会去杀戮同类,也不会去残害飞禽走兽,更不会践踏草木瓦石,因为有良知的人能把天地万物都当成自己的一部分。而那些杀戮同类、残害飞禽走兽、践踏草木瓦石的人不是没有良知,而是良知被遮蔽了。所以说“光明自己的良知”(明明德)很重要。

◆弟子问:“知道要止于至善的道理,然后自己的志向才得以确定;志向确定,然后身心才能安静;身心安静,然后才能安于目前的处境,安于目前的处境,然后才能虑事精详;虑事精详,然后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 王阳明回答:“人们只是不知道至善’就在自己心中,所以总是向外界寻求;以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定理,从而在万事万物中去寻求至善’。所以使得求取至善的方式、方法变得支离决裂、错杂纷纭,而不知道求取至善有一个确定的方向。“如果你知道至善就在自己心中,而不用向外面去寻求,这样意志就有了确定的方向,从而就没有支离决裂、错杂纷纭的弊病了。没有支离决裂、错杂纷纭的困扰,那么心就不会妄动而能处于安静。心不妄动而能安静,那么在日常生活中,就能从容不迫、闲暇安适,从而安于目前的处境。”只有让自己的良知正常工作,那就能做到定、静、安、虑、得。良知不仅是一种美德,还能助你做成一切事。

◆“致’就是达到的意思,所谓的致知’,并不是后来的儒家学者所说的扩充知识的意思,而是指达到我心本具的良知。这种良知,就是孟子说的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’的那种知性。“这种知,不需要思考,它就知道;不需要学习,它就能做到。因此我们称它为良知。这是天命赋予的属性,这是我们心灵的本体,它就是自自然然灵昭明觉的那个主体。 “所以说,虽然小人造作不善的行为,甚至达到无恶不作的地步,但当他见到君子时,也会不自在地掩盖自己的恶行,并极力地表白自己做的是善事。由此可以看到,就是小人的良知也具有不容许他埋没的特质。

◆王阳明说:“我早就教导过你们之中进入仕途的人,仕途如一张网,进人后就会被沾上不得转身,所以千万不要沉浸在里面,要懂得站在网上看。但也不是要你不作为,是要你看明白,然后进人网中去做,做完就赶紧撤出来,这样才能不被仕途牵引,不被功名利禄所累。”

◆荣辱不在人,人自迷耳。酒不醉人人自醉,色不迷人人自迷。酒、色、荣辱都是心外之物,如果心外无物,何尝能为物所迷?!

◆王阳明心学史上最光彩夺目也是最后的一幕:四句教的解析。“四句教”全文如下:“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;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” 我们以一个例子来说明下。假设我们坐在天空下,只是没有目的地望着天空,这个时候,我们的心就是“无善无恶”的。但当天空一颗陨石正坠向一个熟睡的人时,我们的心马上就会动起来,这是“意之动”。我们的心动起来会产生两种“意”,一种是善意,一种是恶意,所以这时就有了“善恶”,善意是,及时提醒那个即将被砸的人,恶意是,看热闹。这两种“意”,是善是恶,我们是如何区分的呢?我们凭什么说看热闹那个意就是恶的,提醒那个意就是善的呢?原因很简单,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,良知能知善知恶。那么,我们下面要做的事就是“为善去恶”,如果只是知道善意和恶意,却不去行动,那也不是致良知。所以,我们必须提醒那个睡觉的倒霉鬼,有石头要砸你,赶紧起来。这就是“格物”,也就是王阳明说的“炼心”,它炼的就是我们那颗慈悲的心。我们要经常实践自己的善意来炼心,把自己的心炼成仁者的心。长此以往,我们就会成为伟大的人,因为孟子说了,仁者无敌。

◆王阳明说:“人做学问,一生也只是为了一件事。自小到老,从早到晚,不管有事无事,也只是做这一件事,这件事就是致良知。所谓事上练’也不过就是致良知’,但这里有个诀窍,要勿忘勿助,不要忘记你时刻要致良知,但也不要拔苗助长。致良知是个循序渐进的生命过程,要一步一步来。伟大的都城北京不是一天建成的。我们必须要遵循下面的原则:事情来的时候,尽我的良知应付。没有事情来的时候,也不要去找事,只要在心上时刻想着致良知就对了。”事上磨炼,并不一定非要没事找事,当你静坐并光明你的良知时,这也是事上磨炼。

◆王阳明一生中共证了三次道:一次是贵州龙场证出了格物致知的灵动之道--心即理;第二次是在江西南昌证出了“致良知”;第三次就是这次在浙江余姚证出了“四句教” “四句教”解析在王阳明心学史上被称为“天泉证道”。

◆有一种论调说,愤怒,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。这种惩罚是相当残酷的。生物学家曾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:一个人生气十分钟所耗费的精力不亚于进行了一次3000米长跑,而且人在愤怒时的生理反应非常剧烈,同时会分泌出许多有毒性的物质,这些毒素甚至可以毒死一只小白鼠。也就是说,愤怒和慢性自杀只是名称不同而已。每个人只有在面对良知时才是当事人,面对其它一切外物时,就是个旁观者,愤怒来袭时,我们可以是旁观者。

◆王阳明对孟源说,我给你打个比方吧。在一块一丈见方的地里种一棵大树,雨露的滋润,土地的肥沃,只能对这棵树的根供给营养。若在树的周围栽种一些优良的谷物,可上有树叶遮住阳光,下被树根盘结,缺乏营养,它又怎能生长成熟?所以只有砍掉这棵树,连须根也不留,才能种植优良谷物。否则,任你如何耕耘栽培,也只是滋养大树的根。 那棵大树就是“好名”之病,一旦有了这棵大树,其他一切优良谷物(品德和能力)都无法生长。原因很简单:一个“好名”的人,非常喜欢和人争辩,而且他一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,对方是错的。当他确认这一点时,那么他就把自己看成是君子,对方是小人。于是,所有和他意见不同的人都成了小人,自然,那些意见,他也就不会入耳了。没有任何意见可以进来,良知就会被这种妄自尊大遮蔽,后果可想而知。

◆关于舜和他老爹瞽叟的故事,需要做简单介绍。舜的老爹是个瞎老头,老婆死后,他又续弦。这个女人后来又生了个儿子叫象,当时的社会传统可能是这样的:家产都要由长子继承,所以舜理所当然是瞎老头家产的继承人。但是他老婆和象不允许这样,瞎老头也不希望舜能继承,于是就和老婆还有最小的儿子象联合要置舜于死地。他们想出谋杀舜的方法很多,比如要舜挖井,当舜下到井中后,瞎老头团伙就把井口封死。舜死里逃生,因为他挖井时就知道父亲要谋害他,所以在井壁上挖了条通向地表的隧道。瞎老头又让舜去修理房顶,当舜登上房顶后,瞎老头就把火把扔到房顶,那上面都是茅草,舜要么被烧死,要么就跳下来摔死。但舜又死里逃生,因为他上房之前藏了一把梯子,所以安然无恙地落到地面。对于这两件事,舜都假装不知道,瞎老头见舜是个机灵鬼,又见舜没有责怪自己,所以从此再也不谋害他了,还和他恢复了父子亲情。我们平常所见的恶人,他们的常态是文过饰非。所以千万别去责备他们的过错,如果这样的话,不但于事无补,反而会激起他的恶性。他的弟子们不明白。王阳明说,象和瞎老头要三番五次地谋害舜,估计是舜责备了他们的过错,激起了他们的恶性。这就是舜要象向善的心太迫切了。可能舜注意到了这个问题,所以明白了功夫只在自己身上,不能去怪罪恶人,于是他开始默默地忍受陷害,最终换来了瞎老头和象的改邪归正。在王阳明看来,和恶人打交道只要记得一条:试图改变他的恶性,往往会适得其反。所以,尽量不要揭发他的恶性。当然,王阳明也不主张“恶人自有恶人磨”的观望态度。他主张进取,用你高尚的道德和完美的智慧(舜的提前挖洞和架梯子)来不停地暗示他,不要以为我好欺负,我只是不跟你一般见识。

◆王阳明马上解释说:“天生万物和花园里有花又有草一样。哪里有善恶之别?你想赏花,花就是善的,草就是恶的。可如有一天,你要在门前搞个草坪,草又是善的,草里的花就肯定被你当成恶的了。这种善恶’都是由你的私意产生的。

◆朱熹的“格物致知”中的“格”是探究的意思,“物”是万事万物,“致”是求得、获得的意思,“知”是知识。王阳明的“格物致知”中的“格”是正的意思,物就是事,格物就是正念头;“致”是停止、实现的意思,“知”则是良知。通过在事上正念头来实现良知。

◆王阳明认为心即理,朱熹认为性即理。

◆王阳明说有一天他和朋友去看花,朋友问他,你常说天下无心外之物,你看这朵花,在中自开自落,不随你的心而开落,你做何解释?王阳明的回答:“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同归于寂,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此花不在你的心外。”


上一篇:故事:夫妻俩好心收留男子,男子却提出过分要求,让夫妻俩睡柴房
下一篇:读宁安宁撰写的《天才在左,疯子在右》摘抄

成语词典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