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

四字成语

王勃两首送别诗观点相悖,七十多年后,王昌龄隔空回应

2023-05-06 21:54:03

杜甫有说“王杨卢骆当时体,轻薄为文哂未休”,王杨卢骆就是指的初唐四杰,其中王勃文学成就更为突出,名列四杰之首。王勃尤其擅长骈体文,一篇《滕王阁序》青史留名。

但是他的歌也被人传诵,五律和五绝格式工整,内容清新,在清除六朝遗留的妖艳绮靡诗风上起到了重要作用,为格律诗在初唐的定型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王勃

城阙辅三秦,风烟望五津。

与君离别意,同是宦游人。

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

无为在歧路,儿女泪沾襟。

上面这首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就是王勃诗歌的代表作,也是历来送别诗的名篇。诗歌写送别,不是写哭哭啼啼的儿女情长,而是充满着对未来人生理想的向往。

特别是颈联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两句,把朋友间的友情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秦蜀之隔值个什么,真正的志同道合的知己,即使相隔千山万水也近在咫尺,如同邻居。

诗中“海内”“天涯”极写宇宙之大和两个人相隔之遥远,“知己”“比邻”又以对比反衬法,极写二人距离的临近和关系的密切。阻隔可以忽略不计,只有友谊才是永恒。

《秋江送别》王勃

归舟归骑俨成行,江南江北互相望

谁谓波澜才一水,已觉山川是两乡

王勃上面这首诗也是写的送别,只是送别的地点不是长安,而是远离京城的贬谪之地。诗人因为受到沛王英王斗鸡案的牵连而被流放到四川,这从诗中的山水描写就可以看出来。

码头上人们回家的步履匆匆,坐车乘船骑马的行人都排成了长长的队列。江北和江南就隔了这条江水,可就是这条狭窄的江水,人为地把人们分成了故乡和他乡。

王勃前面一首诗“天涯若比邻”,把千里之隔说成了邻居。这首诗又反着来写,“已觉山川是两乡”,把仅仅一水之隔的江南江北,说成了两个遥远的地方。这里江水不是一衣带水的纽带,而是成了厚障壁。

那么王勃前后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不是互相矛盾呢?个人认为这应该不属于矛盾,而是诗家语的一种巧妙运用。为了突出作品的主题,可以把描写对象无限地夸大,也可以无限地缩小,甚至给以肯定和否定。

但是过了七十多年,盛唐的诗人王昌龄也写了一首送别诗。他这首诗说“明月何曾是两乡”,好像是对王勃的隔空喊话,是对“已觉山川是两乡”的翻案。

《送柴侍御》王昌龄

沅水通波接武冈,送君不觉有离伤

青山一道同云雨,明月何曾是两乡

诗人王昌龄在贬谪之地的湖南龙标,送友人柴侍御到武冈去。两地之间沅水相连,水波东去,使人有一种离别的感伤。但王昌龄懂得自我安慰,他笔锋一转,写出了一种轻快的心情。

王勃认为江水是一道屏障,是友情的阻隔。但我王昌龄可不这样认为,青山两边同时沐浴着云雨,同时承载着一个月照,何必要说我们已经离别,被隔成了两处呢?

相信王昌龄写这首诗时,至少心里是想到王勃诗歌的。以致他用反问句来驳斥和否定王勃的诗意,而且依韵也用到了“乡”这一个韵字。诗的后两句一肯定,一反诘,化远为近,表达了诗人对柴侍御的深厚感情。

上面举例的王勃两首诗观点自相矛盾也好,王昌龄与王勃的隔空喊话反驳也好,只是作为一种闲谈与欣赏,都不得当真。这是文学创作应有的现象,诗歌不排除虚构,更喜欢技巧和趣味。


上一篇:7022杜甫五排《奉送王信州崟北归》读记
下一篇:“九华山人”杜荀鹤最著名的二十首古诗,感情真挚,语言清新通俗

成语词典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