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

四字成语

王阳明:人生精进自我的方法,就是在事上“磨”

2023-05-06 21:54:03

【人生精进自我的方法,就是下“笨”功夫】

一、

有一天,学生陆澄问王阳明:“静养的时候也感觉自己的想法很清晰,可是遇到具体的事情就不能再依据自己的思路去做,为什么?”

王阳明说:“这是你只懂得静心修养,却不下功夫来克制自己的原因。这样的话,遇到具体的事情就会觉得思路不稳。人必须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磨练自己,才能稳,才能'静亦定,动亦定’。”

人性都有一种潜在的惰性,导致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往往下意识地喜欢“找捷径”,就是找一些讨巧的方法

我们不能否认,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上,确实存在着一些方法可以让自己比较好的达到目的,但这绝对不是“捷径”,这只是正确的方法。

因为人生所有良好和正向的进步,都需要踏踏实实地去下苦功夫才能获得,而不存在主观上所认为讨巧的方式,不管是面对工作或生活等等都是如此。

比如学习,就需要下苦功夫,多读、多写、多背,才能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加深印象,增加思考过程,领悟其所学的智慧根本,除此之外,别无他法。

而生活的智慧也是如此,很多人步入社会,面对问题的时候,通常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种面面俱到,遇到问题如鱼得水的人生状态,但是想要获得这种状态,同样是没有捷径的,唯一的方法就是在“事上磨”。

就好像很多人说“明白很多道理,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”,就是因为他只是明白一些道理,却没有在遇到问题的时候,将这些道理一点点的修炼到自己的生命深处。

我们只有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逐渐修炼,让自己遇到的每一个挫折和坎坷都成为历练自我的机缘,那么久而久之,才能在不断的熟悉和练习运用的过程中,将我们明白的道理真正的融化到内心深处,并且在遇见事情的时候,自然而然地用智慧解决问题,最后获得自己所期望的智慧状态。

所以说,人生要有一种下“苦功夫”的劲头和意志,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,将那些本身陌生的智慧,慢慢地熟悉,并且将他们从表意识转化到潜意识的层面之中,这个时候口头上的智慧便成为能对你产生正向作用的智慧了。

二、

我之前跟大家聊到过明代的一个学者张溥,他有一个独特的读书方法叫做“七焚法”。

就是每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就把它抄在纸上,然后高声朗读,最后再把文章烧掉,烧完之后再读,如此重复七次以上,直到把文章彻底理解,背熟于心为止。

没有人天生就是智者,就是圣贤,有一句话叫“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,玉不琢不成器,人生如果没有百般挫折的过程,哪有最后温润如玉的结果,那些成熟智慧的状态,不都是在那困苦而又艰难的过程中砥砺前行所获取的吗?

不光是我们资质平平之人,就连圣贤之人也是如此。

所谓圣贤之人与凡夫众生的区别在哪里?就是在于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态度,而他们的智慧态度也不是天生就具备的,也是需要首先在学问上钻研,其次是在事情上磨练,慢慢的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,能够恰当的处理问题,淡然的看待世间,最后才成就的圣贤境界。

除此之外,圣贤所拥有的那些智慧,也并非是学到就能够长久地深扎于内心之中,因为一旦自认为学到智慧之后就可以无所顾忌,不再用功,那么在本性中自满和惰性的驱使下,那些私心偏见就会悄悄的蔓延到本来清静的那片心田之上。

正所谓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修行智慧的功夫也是如此。

所以即便是圣贤,即便他们拥有了高于众生的智慧,也需要时时精进,在那些事情中不断地打磨修习,这样才能更加精进自己的智慧。

所以说,就连圣贤之人对待自己的人生都有这样的状态,更何况我们这些还在迷惑颠倒的路上犹豫不决的众生呢?我们还何必去惧怕这艰难挫磨的过程,又何必怠惰于自己在事情上磨练的意志。

曾国藩就是下苦功夫的典型,他不仅在求学的道路上如此,在为官之后依旧如此。

在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九日的时候,在他写给父母的信中曾这样说的:

近因体气日强,每天发奋用功,早起温经,早饭后读廿三史,下半日阅诗、古文,每日共可看书八十页,皆过笔圈点,若有耽阁,则止看一半。

这段话的意思是说:近来由于精神越来越旺盛,每天刻苦用功,早晨起来的时候温习经书,吃完早饭后读二十三史,下午读诗、古文,每天一共可以读八十页书,全部用笔圈点。

当时的曾国藩虽称不上圣贤,但也已经进入翰林院工作,职位是从七品,这个职位其实并不算小,也依然坚持每日读书,而且要读八十页,对于古文书籍来说,这个数量是非常大的,由此可见他读书的用功程度。

所以不要惧怕问题,要随时具备在“事上磨”的意志,只有不怕在事上“磨”,多下一番苦功夫,才能“磨”出君子,“磨”成圣贤。

作者|国学书舍


上一篇:全才范仲淹:50岁的他,娶了15岁的雏妓,没被骂反被传为一时佳话
下一篇:三种对错观——读《底层逻辑》

成语词典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