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宁中杂忆
作者:娄开宇
1971年3月,我收到宁海中学的录取通知书。在黄坛初中毕业回乡参加了九个月的生产队劳动后,终于有机会读高中了!那种激动欣喜的心情难以用言语表达,当时我还不足15周岁呢!宁中是当时当地的最高学府,在同学少年的心目中是梦一样的存在。虽然文革开始的那几年,我也曾多次跟随大人们打着彩旗步行十多公里,到宁中大操场参加过集会和游行,但从未踏进该校门一步。
记不清是哪一天,父亲领着我,担着被铺行李翻过罗冠岭,过莘村穿干溪绕过赵郎场,沿甬台公路折向小北门、大北门,终于走到宁中。忘了看门打钟的大伯姓甚名谁,只记得人蛮好,腿脚有点不便。说明情况后,便指引我们来到马老师的住处。马老师热情接待,细心帮我安排好一切,并留我们父子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。
我们住宿的地方叫柔石楼,二层木结构,已经很旧了,应该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吧。踩着咯吱作响的楼梯来到二楼,我住的这间是大统铺,再往里走是两个小间,有上下铺之分。楼下东面是男女厕所,边上有一个不大的池塘,水面浮着细小绿萍,夜里蛙声嘈杂,北面的围墙外偶尔有汽车驶过,扬起一片灰尘。
柔石楼前面是一个小天井,东面有几间小平房,是教工宿舍。天井南面是小操场,操场东北角有几株大树,旁边立着两根粗毛竹,可以引体向上练臂力。柔石楼的西面是大礼堂,两边安置了单杠、双杠、吊环等体育器械,还有几张乒乓桌。穿过大礼堂,西边就是食堂,学生蒸饭大多用铝制饭盒,厨师是个大胖师傅。食堂前面有一口深井,安装了水泵,建有水塔。站在食堂西侧的小门向外张望,路对面有一处空地飘着几缕焚物的余烟,蒲湖的残堤和坑坑洼洼隐约可见。桃源路南来北往,远处有一个路廊,更远处华山大队高低错落的民居依坡而立。
小操场南面是医疗室,医师姓魏,路边有几排在建的楼房,东南面围墙内是校办厂,围墙外是大操场。小操场西面有一间小小的图书室,管理员姓许。图书室向南过几排房屋,就到了高中部的教学楼,楼上东头是(1)班教室,西头是(2)班教室,楼下是教师办公室和实验室。经过黑板报栏,折西就是学校正大门。
这一届高中是文革以来宁中的首届招生,属春季班,学制两年,一共只有两个班级,每班56人。学生除了城区的,主要来自黄坛区的各个公社以及岔路区。大部分是本地的初中生,也有少数高小生和上海下放青年。我们(1)班的班主任是马玉书老师,教数学,(2)班的班主任是徐良骥老师,教语文,其他如楼老师教物理,陈老师教化学,童老师教英语,胡老师教体育,林老师教政治,戴校长教历史,学校党委书记是一位姓张的南下干部,团委书记是林老师。还有几位有名望的老师也时常遇见,如俞世识、王学渊、杨象富等。进驻宁中的工宣队员中,我仅对一位人高马大的王姓领导有点记忆。
马老师是个极富个人魅力的人,玉树临风,温厚可亲。他的粉笔字圆润饱满,图示清晰,台风稳健,谈吐充满哲思。作为班主任,他时常会针对我们的日常行为,有的放矢地讲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,受益匪浅。平时在生活上,他常到学生宿舍晨呼晚催,嘘寒问暖,感人至深。徐老师文史学养深厚,说文解字旁征博引,不时穿插一些古代故事和诗词对联知识,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我偏爱写作,作业总能及时上交并得到老师好评,教室墙报栏上选贴的学生优秀作文总也少不了我。还有楼老师的不拘小节,陈老师的笑容可掬,胡老师的老当益壮,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同学之中,春仙是宁中老三届,基础好,各科都很优秀,为人热情大方,办事认真负责,像个大姐姐;光荣是上海知青,铁塔一样的大块头,为人憨厚,“奥乌卵”是他的口头禅;广顺、钢宇勤劳朴实得像是一对老农民;可军白净儒雅,风趣幽默;志丹是个活跃分子,刻得一手仿宋体钢板字;其他如伟忠机灵、伟平内秀、春女俏丽、天吉稚气,如此等等不胜枚举。
除了课堂上的学习,我们还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,如开学不久与产业工人一起去西溪、双峰学军拉练和实弹射击(还吃过山民猎获的野猪肉呢),开山挖土参与山区公路建设,到紫溪洪灾现场从事清淤劳动,在校办厂当学徒加工产品,到黄土岭学农基地种植和收获作物,在白峤岭一带“小秋收”摘柴子等等。既锻炼了身体,学会了技能,又增长了见识,开阔了视野,接受到工农兵的再教育,让自己早日成为革命和建设的有用之材。
一晃五十年了,世事沧桑,时过境迁。衷心祝愿健在的老师和同学们晚年生活幸福安康!也祝愿仙逝者在天堂安好!
作者:娄开宇
笔名荒夫,宁海人,1956年出生,1975年入伍,1977年起先后在《解放军报》《宁波日报》《文学港》等军、地报刊发表作品,1990年后因故搁笔。2020年起恢复写作,在《文学报》《浙江诗人》《文学港》和本地纸媒、网络平台发表诗文。现为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,宁波市作协会员,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会员。
图片 | 作者提供、宁海县档案馆
审核 | 浩海紫烟
本期编辑 | 平安
文化宁海题字 | 无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