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

四字成语

《水经.比水注》考略

2023-05-06 21:54:03

○比

△比出比阳东北太胡山,东南流过其县南,泄水从南来注之。

太胡山在比阳北,如东,三十馀里,广圆五六十里,张衡赋南都,所谓天封太胡者民。应劭曰:比水出比阳县,东入蔡。《经》云:泄水从南来注之。然比阳无泄水,盖误引寿春之沘泄耳。余以延昌四年,蒙除东荆州刺史,州治比阳县故城,城南有蔡水,出南磐石山,故亦曰磐石川,西北流注于比,非泄水也。《吕氏春秋》曰:齐令章子与韩、魏攻荆,荆使唐蔑应之,夹比而军,欲视水之深浅,荆人射之而莫知也。有刍者曰:兵盛则水浅矣。章子夜袭之,斩蔑于是水之上也。

比水,河流名,亦名泌水,源出河南泌阳县东白云山,西南流经县南,又西南流经沘源县(即今唐河县)北,会北来之赵河,名曰唐河,又西南流经新野,至湖北襄阳县入于白河。建国后(一说清代[0])改称泌阳河。发源于河南省泌阳县白云山东麓东部,流经泌阳县、唐河县,入唐河。是河南省内著名的倒流河,干流流向大致向西,因此有“泌水倒流”之说

太胡山,一名壶山、大狐山。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七十里。《水经·比水注》:“太胡山在比阳北和东三十余里,广圆五六十里。张衡赋南都所谓天封太胡者也”

比阳县,古县名。西汉置,“比水所出,故曰比阳”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治今河南省泌阳县。属南阳郡。南朝宋属广平郡。北魏太和中,置乐陵镇与东荆州于此。后改名阳平县,北周为真昌郡治。按《河南文物地图集》:沘阳故城(城关镇北·汉代〕城址东西长560米,南北宽350米。城垣残高4米。出土有陶器、花纹砖、空心砖、简瓦及货泉等。《泌阳县志》载汉沘阳城即在此地[1]。

蔡水,在今河南泌阳县南。俗名田市河、甜水河。源于陈庄乡盘古山东南,流向西北,经大磨、陈庄等地,至赊湾乡部庄人泌阳河。入河口以上河道长28.5公里,流域面积126平方公里。河面宽80-150米。其支流,左有梁湾河、大栗树河,右有董冲河、桃园河。

磐石山,俗称盘古山。在今河南泌阳县南四十里。清道光八年《泌阳县志》山川志载:“盘古山,县南三十里,蔡水出焉。本名盘瓠,后演为盘古,因立盘古庙于上”。

比水又西,澳水注之。水北出茈丘山,东流,屈而南转,又南入于比水。按《山海经》云:澳水又北入视,不注比水。余按吕忱《字林》及《难字》,《尔雅》并言氵药水在比阳,脉其川流所会,诊其水土津注,宜是氵药水,音药也。

澳水,按清《一统志》,澳水今俗名凉河,出泌阳县西北五十里慈邱山南,流入泌河。今名梁河,为泌阳河右岸支流。源于官庄乡黄山北麓,流经石头河、三山、杨家集至县城北折向西南入泌阳河。河道长34.3公里、流域面积143平方公里。河道比降:自发源地至石头河34.3/1000,石头河至入河口2.2/1000。河宽50~80米。其支流,左有坡山街河、大熊庄河,右有秦冲河[2]。

茈丘山,即慈丘山。古名重丘、亦名茈丘。在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五十里。隋置慈丘县,即以此山为名。《元和志》卷21慈丘县:“慈丘山,在县西五十里”

比水又西南,历长冈月城北,旧比水右会马仁陂水,水出潕阴北山,泉流竞凑,水积成湖,盖地百顷,谓之马仁陂。陂水历其县下西南,堨之以溉田畴。公私引裂,水流遂断,故渎尚存。

长冈月城,杨守敬认为该城在泌阳县西;所谓详也。(守敬按:城当在今泌阳县西[3])

马仁陂,在今河南泌阳县北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南阳府一》:马仁陂“上有九十二岔水,悉注陂中,周五十余里,四面山围如壁,惟西南隅稍下,可泄水。汉太守召信臣筑坝蓄水,复作水门,以时启闭,分流碌礈等二十四堰,灌溉民田千余顷,今故迹犹存”。

潕阴,即舞阴县故城,西汉初设治,属南阳郡。故治位于泌阳县羊册镇古城村。西汉高祖5年(公元前202年)舞阴县与比阳县同时建县。更始二年(公元24年),刘玄封讨伐王莽有功的大将李轶为舞阴王于此。北魏为舞阴郡治所,隋开皇五年(公元585年)更名为显岗,唐贞观三年(公元629年),废显岗并入泌阳县。[4]按《河南文物地图集》:舞阴故城位于泌阳县羊册乡古城村,汉代遗存。城址平面呈长方形。南北长770米,东西宽640米,夯筑城垣遗迹尚存。城内文化层厚1.50米,出土有陶磨、井模型、陶水管、花纹砖及“军司马印”铜印、货泉、五铢钱等。文献记载此地为汉置舞阴县故城[5]。

比水又南迳会口,与堵水枝津合。比水又南与澧水会。澧水源出于桐柏山,与淮同源,而别流西注,故亦谓水为派水。澧水西北流,迳平氏县故城东北,王莽更名其县曰平善。城内有《南阳都乡正卫弹劝碑》。

堵水,熊会贞认为此堵水即《淯水》篇所云堵水枝分东南至会口入比者也[6]。

澧水,源出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太白顶,西流至唐河县南入唐河。

桐柏山,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南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导淮自桐柏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平氏县:“《禹贡》桐柏大复山在东南,淮水所出。”《水经·淮水》:“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,东北过桐柏山。”《禹贡锥指》:“大复、胎簪皆其支峰,《禹贡》则总谓之桐柏也。”[7]桐柏山是河南省八大山脉之一。又名大复山、云梦山,古称胎簪山。位于河南、湖北两省边境地带,河南占据其主脊的北侧部分。在河南省境的桐柏山分为两段,西段是桐柏山主体,呈西北~东南走向,山体北侧由于受西北~东南大断裂的影响,边界整齐,坡陡脊窄,山峰矗立,海拔在1000米以上。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,磨云山寨海拔1053米,在主脊上有众多的河流溯源上侵,横向割切,出现一系列横向深谷,山岭相间排列,气势雄伟壮观。太白顶是淮河的发源地,山青水秀,风景秀丽,自古以来就是河南著名的风景游览区之一。东段为四望山,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,亦形成一些宽阔河谷地和横向山岭。东段山体没有西段完整,山势较低缓,海拔在400~900米间。四望山东部丘陵起伏连绵,和南湾水库相连,山光水色,十分秀丽,是河南省有名的游览胜地之一。[8]

平氏县故城,西汉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平氏镇。西晋属义阳国。南朝宋废。南齐永明五年(487)复置,属南义阳郡。南朝梁为汉广郡治。隋大业初属淮安郡。唐属唐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[9]。

图表1平氏县故城与桐柏山相对方位示意图(腾讯地形图截图),符合卷四十经文“桐柏山在南阳平氏县东南”的方位描述校验。

《南阳都乡正卫弹劝碑》,杨宽认为这种乡官监督和组织农业劳动的习惯汉代还流行叫做“弹劝”。《水经注》卷二九载:平氏县故城内有南阳都乡正卫弹劝碑,《水经注》卷三一又载:鲁阳故城内有南阳都乡正卫碑,王应麟《困学纪闻》卷四认为《水经注》的“卫”字都是“街”字之误。《金石录》卷十八又载昆阳城中有中平二年正月都乡正街弹劝碑。惠士奇《礼说》卷五解释“南阳都乡正街弹劝碑”说:弹劝者,既弹之又劝之也.....故此.所谓“弹劝”,是对农民的工作加以组织和监督,以免“劳苦不均”,也就是《逸周书》所谓“兴弹”[10]

澧水又西北合溲水出湖阳北山。西流北屈,迳平氏城西,而北入澧水。澧水又西注比水。比水自下,亦通谓之为派水。昔汉光武破甄阜、梁丘赐于比水西,斩之于斯水也。比水又南,赵、澧二渠出焉。

溲水,古水名。水出湖北枣阳东北山,流经河南桐柏,至唐县入津河;又名秋河。[11]

湖阳县,湖一作胡。秦置。治今河南唐河县西南湖阳镇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刘邦引兵西至丹水,“还攻胡阳”;东汉光武帝封姊为湖阳公主,皆即此。晋省入棘阳县。南朝宋、齐在此置戍。北魏太和二十二年(498)复置。此后历为南襄州、西淮安郡、湖州、升平郡及升州治。大业初属舂陵郡。

比水又西南流,谢水注之。水出谢城北,其源微小,至城渐大。城周回侧水,申伯之都邑,《诗》所谓申伯番番,既入于谢者也。世祖建武十三年,封樊重少子丹为谢阳侯,即其国也。然则是水即谢水也。高岸下深,浚流徐平,时人目之为渟瀯水,城戍又以渟瀯为目,非也。其城之西,旧棘阳县治,故亦谓之棘阳城也。

谢水,大致相当今南阳市涧河。

谢城,西周申国都邑。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南。《诗经·大雅·崧高》:“亹亹申伯,王瓒之事,于邑于谢,南国是式。”又《小雅·黍苗》:“肃肃谢功,召伯营之。”《水经·比水注》:谢水 “出谢城北,其源微小,至城渐大。城周回侧水,申伯之都邑。《诗》所谓 '申伯番番,既入于谢’ 者也。世祖建武十三年封樊重少子丹为谢阳侯,即其国也”。比对文物地图颇疑与今南阳谢营遗址有关,该遗址位于南阳高庙乡谢营村西,系汉代遗存。面积10万平方米,发现有房基、古井以及陶器、铜镜等遗迹遗物[12]。

棘阳城,西汉高帝七年 (前200)封杜得臣为棘阳侯,元朔五年 (前124) 改为县。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南阳郡棘阳县注:应劭曰,“在棘水之阳”。故名。西晋属义阳郡。南朝宋属河南侨郡。北魏改为南棘阳县。按注文“其城之西,旧棘阳县治,故亦谓之棘阳城也”比对文物地图颇疑棘阳城与南阳沙岗遗址有关联,该遗址位于溧河乡沙岗村南,系汉代遗存,面积3万平方米,文化层厚0.70-1.30米。地面散存大量陶片及瓦片,曾多次发现陶罐、铜镜、铜钱等[13]。

谢水又东南迳新都县,左注比水。比水又西南流,迳新都县故城西,王莽更之曰新林。《郡国志》以为新野之东乡。故新都者也。

新都县,新都故城位于新野县王庄镇九女城村,汉代遗存,城垣呈方形,边长200米。东南城垣残高约4-5米,西北城垣残高约2-3米,底宽约10米,平夯,夯层厚5-6厘米。城垣内外发现有房基、水管道、排水沟、水井等遗迹,并出土有筒瓦、板瓦、云纹瓦当、石磨、规矩纹铜镜、货币等遗物[14]。

△又西至新野县,南入于淯。

比水于冈南,西南流,戍在冈上。比水又西南,与南长坂门二水合。其水东北出湖阳东隆山。山之西侧有《汉日南太守胡著碑》。子珍,骑都尉,尚湖阳长公主,即光武之伯姊也。庙堂皆以青石为阶陛。庙北有石堂。珍之玄孙桂阳太守玚,以延熹四年遭母忧,于墓次立石祠,勒铭于梁,石字倾颓,而梁字无毁。盛弘之以为樊重之母畏雷室,盖传疑之谬也。隆山南有一小山,山坂有两石虎相对夹隧道,虽处蛮荒,全无破毁,作制甚工,信为妙矣。世人因谓之为石虎山。

南长坂门二水,按发源地隆山(今廖山或蓼山)及流向推析,颇疑与今蓼阳河和蓼阴河有渊源。据传春秋时期,聪明的蓼国国王蓼叔安为了疏洪治水和抵御外来侵略,在蓼山脚下开挖两条人工河——蓼阳河和蓼阴河。

湖阳东隆山,在今南阳市唐河县湖阳镇东,今称廖山或蓼山。

《汉日南太守胡著碑》,日南太守胡著有碑刻立于湖阳东隆山西坡,按照古代告老还乡的退休制度,胡很大程度上为湖阳本地人。胡著子珍“尚湖阳长公主”刘黄,珍死后刘黄封邑于此。湖阳既为刘黄的婆家,也是刘黄的外公樊重家所在地,因此刘黄封邑此地在所难免。其后,珍之玄孙胡玚也一度曾任桂阳太守。再加上樊重“善农稼,好货殖”,“ 情温厚,有法度”,子孙封侯者有五。因此,湖阳在后汉可谓是皇亲遍地、富甲一方[15]。《后汉书·郡国志》南阳郡“湖阳邑”条,李贤注引盛弘之《荆州记》云:樊重母畏雷,爲石室避之,悉以文石爲阶,今存。”此即郦氏所言:“盛弘之以爲樊重之母畏雷室,盖传疑之谬也。”樊重,光武帝之外王父也。此石室,汉时多以爲“樊重之母畏雷室”,道元亲至此处,经实地考察而推断此论乃“传疑之谬也”。此碑及祠铭,郦注以外,欧、赵诸家皆未载,唯洪适《隶释》卷二O、顾蔼吉《隶辨》卷八依郦注著有《胡著碑》,其文同,当早已亡佚[16]。

其水西南流,迳湖阳县故城南。《地理志》曰:故蓼国也。《竹书纪年》曰:楚共王会宋平公于湖阳者矣。东城中有二碑,似是《樊重碑》,悉载故吏人名。司马彪曰:仲山甫封于樊,因氏国焉。爰自宅阳,徙居湖阳,能治田,殖至三百顷,广起庐舍,高楼连阁,波陂灌注,竹木成林,六畜放牧,鱼蠃梨果,檀棘桑麻,闭门成市。兵弩器械,赀至百万。其兴工造作,为无穷之功,巧不可言,富拟封君。世祖之少,数归外氏,及之长安受业,赍送甚至。世祖即位,追爵敬侯。诏湖阳为重立庙,置吏奉祠。巡祠章陵,常至重墓。其水四周城溉,城之东南,有《若令樊萌、中常侍樊安碑》。城南有数碑无字。又有石庙数间,依于暮侧,栋宇崩毁,惟石壁而已,亦不知谁之胄族矣。其水南入大湖,湖阳之名县,藉兹而纳称也。湖水西南流,又与湖阳诸陂散水合,谓之板桥水,又西南与醴渠合,又有赵渠注之。二水上承派水,南迳新都县故城东,两渎双引,南合板桥水。板桥水又西南与南长水会。水上承唐子襄乡诸陂散流也。唐子陂在唐子山西南,有唐子亭。汉光武自新野屠唐子乡,杀湖阳尉于是地。陂水清深,光武后以为神渊。西南流于新野县,与板桥水合,西南注于比水,又西南流注于淯水也

湖阳县故城,按《河南文物地图集》即唐河县湖阳东北遗址,位于湖阳镇东北蓼阳河岸边·汉代3面积9.6万平米,文化层厚1-3米。采集遗物有井圈、绳纹砖、筒瓦及陶罐、鼎、盆等残片。据《南阳府志》载,此为古蓼国,汉为湖阳县。现未见城垣[17]。

《樊重碑》,据杨守敬考证欧阳修《集古录》、赵明诚《金石录》皆未录此碑,南宋洪适的《隶释》也仅载郦注之说。可能已亡佚。(守敬按:此碑欧、赵皆不著录,洪但载郦说,盖已佚[18]。)樊重,西汉末南阳湖阳(今河南唐河西南)人,字君云。东汉光武帝刘秀外祖父。世代为乡里著姓,三世共财,世善农稼,好货殖。其治理产业,物尽其用;课役童隶,各得其宜,故财利岁倍。所占田地达三百余顷,皆有陂渠灌溉。又兼营畜牧渔业及高利贷,资产巨万。县中推为三老,年八十余卒。建武十八年(42)追谥为寿张敬侯。樊重是光武帝的姥爷,有着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本,加上其本人“善农稼,好货殖”的理财能力,其庄园居然涉足农、林、牧、渔、副、民间借贷等多种行业且分工明确,形成一个高效运作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综合体。而樊重也逐步发展成为资产巨万的大富豪。

《若令樊萌碑》,樊萌碑,欧、赵、洪诸家皆未著录,当早已亡佚[19]。

《中常侍樊安碑》, 此碑之文,除《隶释》外,宋人编《古文苑》卷九、明梅鼎祚《东汉文纪》卷二八、严可均《全后汉文》卷九九亦载碑之全文,其文略同。此碑之形制,洪适《隶续》卷七《碑式》载之:“碑首穿晕与圉令同有额,而无字,若非漫灭,则是首行已有标题,故不再书也。其题一行,文十一行,铭三行,诏二行,行三十五字。”此碑之原石及治平年间之翻刻碑,宋以后均不复见著录,恐已亡佚。另洪适《隶释》卷二〇、明于奕正《天下金石志》、顾蔼吉《隶辨》卷八依郦注着有《樊重碑》、《樊荫碑》、《樊安碑》,其文同[20]。汪庆正认为汉代后期,宦官和外戚集团的争权夺利,更加深了政治上的混乱腐败。在留存的碑刻中,小黄门蘸君碑、费亭侯曹腾碑、吉成侯州辅碑等宦官的碑刻,说明了当时宦官势力之盛。桓帝延熹三年(公元160年)中常侍樊安碑,大谈樊安出身贵族而本人又“幼以好学,治韩诗、论语、孝经,兼通记傅,古今异义”,简直是一个儒学大师。这一方面说明了宦官并非全是出身于低微的下层阶极,而有些则是一批没落贵族的子弟,当宦官是他们的进身之阶;另一方面,碑文如此强调他精通各种经傅,是要在以经术取士的社会中,以此来提高宦官的地位。[21]据阎步克考证樊氏本南阳、湖阳豪姓,且为光武皇帝的母家,“封宠五国”、屡居要职。但后来樊家一度中衰,弄的地方官都敢上门欺负。为扭转颓势,樊安毅然决然地屈身去当宦官。这一招果然奏效:“是以兄弟并盛,双据二郡,宗亲赖荣”。朝廷势位对维系门望,就是如此重要[22]。


何绍基 节临《中常侍樊安碑》纸本立轴91.5×45cm×4(图片摘自网络)

唐子山,在今河南唐河县南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唐县:唐子山“一名西唐山。唐因以名州。山麓西南有唐子亭,即唐子乡也”今名唐梓山。

唐子亭,又名唐子乡。在今河南唐河县南,唐子山西南。

赵渠,赵渠是唐河境内汉代一处蓄水灌溉工程。清乾隆年间重修的《唐县志》中记载,赵渠曾被称做新渠。原来,宋仁宗时赵尚宽“案图记,得召信臣故迹,益发卒复三大陂一大渠”,有突出政绩,就称此渠为“新渠”,后来又称之为“赵渠”《水经注》篇中有如此记载,其水南入大湖,湖阳之名县,藉兹而纳称也。湖水西南流,又与湖阳诸陂散水合,谓之板桥水。又西南与醴渠合,又有赵渠注之。文献的记载证实了赵渠的存在不虚[23]。

唐子陂,唐子陂在原汉湖阳县唐子山西南约今唐河县湖阳镇南。比对文物地图颇疑与唐河县阡陌堰遗址有关,该遗址位于唐河县湖阳镇邢庄西,系古代水利工程。残存东西两堤各高4米,宽8米,两堤相距1公里。东堰堤长约1.5公里。西堰堤中部偏南有一深坑,南北长300米,东西宽150米,俗称“堰窝”。1969年在东堤挖一刻有“阡陌堰”之石碑,故名[24]。

按上述注文所载可知,两汉时期的湖阳县一带河渠交织,水网密布,湖阳诸陂、醴渠、赵渠、唐子陂、襄乡诸陂等一系列古代水利工程的兴建,既灌溉了大片农田,又促进了渔业养殖副业加工等各类产业的发展,推动了庄园经济的兴旺繁荣,也成就了樊重这样富甲一方的豪强地主。

摘自《水经注图》,第354页


[0]唐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·唐河县志 :中州古籍出版社 ,1993年9月

[1]《河南文物地图集》,第457页。

[2]泌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.泌阳县志 :中州古籍出版社 ,1994年10月 :102-103 .

[3]《水经注疏》,第2480页。

[4]沧桑古城池 浓重文化史,泌阳县人民政府泌阳新闻网.2010-10-10

[5]《河南文物地图集》,第457页。

[6]《水经注疏》,第2481页。

[7]来源:《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·下8画以上》

[8]

[8]来源:《中州名典》


上一篇:寻事
下一篇:《水经.白水注》考略

成语词典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