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的《隆中对》,简单来说就是,东联孙权,北拒曹操,先取荆州,再图益州,并以两州之力为基而西和诸戎、南抚夷越,先成三足鼎立之势,再徐徐图谋曹魏。如果当初每一步都没有出差错,并且孙权没有背盟,就不会失去三足鼎立之势,让蜀汉丧失了争夺天下的可能。可惜的是,《隆中对》在关羽兵败麦城后,便已作废。不过在这之前,这条战略方针实施得还算顺利。刘备因赤壁之战,不仅谋得荆州,还与东吴成功联姻,益州别驾张松又转投到刘备麾下,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。说来也巧,张松行事不密,在消息走漏后被刘璋所杀,不仅让刘璋与刘备反目成仇,同时也给了刘备攻伐益州的借口。当时刘备以黄忠魏延为大将,庞统为军士出征益州,之后又让诸葛亮、赵云、张飞等人入川相助,以三路兵马围攻,才得以一举西川。至此刘备不仅领土大增,还
得到了不少名臣良将,不过真正的人才只有五位,接下来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。第五位,严颜,益州老将。因老当益壮,有万夫不当之勇,被刘璋任命为巴郡太守。后来刘璋慑于曹操和汉中张鲁的威胁,迎刘备入益州,严颜就曾如此预言:“刘璋此举,便相当于请了一只老虎来护卫自己,与自绝后路有何区别?”之后,严颜率军阻挡张飞,却不想其部下中了张飞示敌以弱之计,严颜只能出城相救,最后不敌张飞而遭到生擒。根据史料,张飞对严颜说:“大军至,何以不降而敢拒战?”严颜回答说:“卿等无状,侵夺我州,我州但有断头将军,无降将军也。”张飞听后大为震服,出于对人才的爱惜,张飞使了九牛二虎之力,说服了严颜投降。不过张飞也因此得了不少好处,因为雒城周围所有关隘都是严颜所管,所以张飞得以轻松拿下,路途经过的城镇,并迅速与刘备汇合。在汉中之战中,严颜随黄忠大败曹军,为蜀汉立下大功。可惜的是严颜终究是老将,年纪不比黄忠小,加上又是降将,在定军山一战后,便急流勇退,再也没有事迹显露于世。第四,吴懿,兖州陈留郡人,叔父吴匡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属官。后来吴懿其姐嫁给了刘瑁,吴氏一族至此在益州根深蒂固,吴氏子弟也得以在益州担任要职。而当时吴氏的领头人则是吴懿,是刘璋部下的中郎将,后来吴懿见刘璋大势已去,便主动投降了刘备,并成了刘备的关中都督。之后吴懿其姐改嫁刘备,吴懿的地位在蜀汉阵营中
得到提高,吴懿也因此有了更多大展拳脚的机会。再之后,吴懿随诸葛亮北伐,和魏延共同担任北伐军先锋,并击败了曹魏的费曜和郭淮,因功升为车骑将军,并从徙亭侯,进封为高阳乡侯。第三,李严,又名李平,字方正。此人不论是在正史中还是演义里,都是一位武艺高强,又有优秀政治能力的才人,只是在绵竹抵御刘备时孤立无援,最后兵败投降于刘备。不过刘备并没有因此小觑李严,反而在白帝城托孤时,将李严任命为托孤大臣之一。只可惜此人心术不正,在诸葛亮北伐时偷奸耍滑,因延误战机而获罪,最后被贬为庶人。第二,黄权,字公衡。此人有谋略懂军事,曾反对张松引刘备入川,并在刘璋投降后才愿意投降,是一位有风骨的臣子。后来黄权跟随刘备发动汉中之战,攻杀曹操帐下名将夏侯渊。而定军山破夏侯渊的计策,世人只知是出自法正,实质上却是黄权首先提出一个雏型,然后在法正的完善下,才得以成为一个万全之策,一举多得汉中。但在刘备东征失败后,黄权被留下用以防备曹魏,导致无家可归,无奈之下率领部曲投靠了曹丕。第一,法正,字孝直。益州平定后,法正与诸葛亮等五人一起制定《蜀科》,改变刘璋治下益州法纪松弛,德政不举,威刑不肃的局面。从这里足以看出法正的才力,除此之外法正还有许多优点,比如擅长奇谋,比如刘备愿意听从他的话语。在刘备伐吴时,诸葛亮曾感慨:“若法孝直在,必能制主上东征。”——从这一点上,
可以看出来法正若不是英年早逝,很可能历史上不会有夷陵之战。可惜的是,以上刘璋拥有这么多谋臣良将,却没有好好珍惜,刘备得到之后,自以为
可以匡扶汉室,但最终依旧没能逆转
命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