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书有益,给你好看(关注嘛,总是对的)
复习前事,请猛烈点击以下链接:
【启书有益】多宝道人任筱庄(前言)
【启书有益】多宝道人任筱庄|01—诞自双桂庞家山
【启书有益】多宝道人任筱庄|02—耕读传家祖荫长
【启书有益】多宝道人任筱庄|03—父辈经历多奇特
【启书有益】多宝道人任筱庄|04—更兼持家有良方
【启书有益】多宝道人任筱庄|05—创业助农扬道义
【启书有益】多宝道人任筱庄|06—母与诸兄宜显彰
【启书有益】多宝道人任筱庄|07—少年求学堪追忆
【启书有益】多宝道人任筱庄|08—张澜助力赴燕山
1917年前后,全国的国立大学只有一所,那就是北京大学。此外,还有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、北京工业专门学校、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、国立北京师范大学等四个专门学校。其中,政法、工业两所学校位于西城,师范学校位于外城,农业学校在西郊骆驼庄,北京大学则在东城。
任乃强此次前往北京,本来是奔着北京大学去的。但到达北京之后,他发现事情和设想中不一样。在北京大学读书,一共需要五年时间。其中,预科两年、本科三年。目前只有一千吊的会金,在后续支持上估计难以为继。这是在经济层面的考虑。同时,还要结合自己的志愿和理想。任乃强最喜欢地理学,但北京大学根本没有开设地理系。思前想后,他认为可以考虑北京高等师范学校(北京师范大学前身)。
选择北京高等师范学校,可以免交学费,而且也有地理系。此外,著名地理学家白眉初也在该校讲学(白眉初,生于1876年,卒于1940年,名月恒,河北卢龙县城人,满族,我国近代著名地理学家,直隶女子师范学校教员。女师校长齐璧亭曾向白眉初请教学地理的要点,白眉初不假思索地说:“爱国,学地理之首;建国,学地理之本。”他把这一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生涯)。
种种条件都具备。可是,这所学校的开学时间定得最晚。所以,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不是最佳选择。
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(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),招考时间定得最早,可以直接考本科,不需要先读预科,不但节省一年的时间,而且也节省一年的开支。任乃强认为,农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十分紧密,读农学同样可以研究地理。因此,他决定不考其他的学校,只考农专。
当时的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,有预科和本科,开设了农学、畜牧、林学等三个系、七个班。任乃强和上海来的董时进、刘运筹一起,同时考上该校的本科。可幸的是,三人同住一间宿舍,同用一盏美孚灯(煤油灯的旧称,初出于美国美孚石油公司,故名。美孚灯比豆油灯先进。灯罩可以挡风,机关灯头能调节灯芯高低控制亮度),一起同学三年,关系最好。
任乃强的这两位室友同学,十分能干,成绩卓著。
董时进,生于1900年,卒于1984年,四川省垫江县人,1924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。1925年回国,任北平大学、四川大学等校教授及农学院院长,主编《现代农民》月刊,创办重庆大新农场,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同盟,创建中国农民党。1949年参加全国政协会,1950年到美国,执教于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,任美国国务院农业顾问。代表著作有《农业经济学》《中国农业政策》《国防与农业》等。
刘运筹,生于1893年,卒于1960年,字伯量,四川省巴县人。农业经济学家、林学家。1920年,毕业于北京农业专门学校,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求学,获理学士学位:1923年赴德国柏林农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;1925年回国先后曾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、成都大学生物系主任、南京国民政府农矿部林政司司长、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、北平大学农学院院长兼农经系教授;1943年后任四川大学农学院、四川农学院农经系主任。
任乃强刚入校就读时,校长是路孝植。
路孝植,字壬甫,陕西省盩厔(今周至)县人。生于1868年,卒年不详。清朝举人。其早年毕业于日本高等农业学校,回国后历任清朝政府学部总务司机要科员外郎、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佥事、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校长(任职时间为1914年2月至1917年7月)。1919年7月,代理湖北省教育厅厅长。1920年3月,充任湖北省教育厅厅长。由于他具备日本留学经历,所聘请的教师,也全部都是留学日本的。其中,学校农学系主任是许叔基,中、日、德、英文都好,编的讲义和讲述的条理都好,最受学生欢迎。
不久之后,路孝植校长调走,金邦正继任。
金邦正,生于1886年,卒于1946年,字仲藩,金庆慈次子,出生于安徽省黟县。少时在天津严范孙氏家塾、北京税务学堂求学。1909年秋,考取公费留美学生,进入美国康乃尔大学和李海大学,专攻森林学。1914年毕业,获林学硕士和理学士学位。期间,与留美学生胡适、任鸿隽、杨杏佛、过探先等发起组织“科学社”,并出版《科学》月刊。1917年7月,任北京国立农业学校校长。1920年出任清华学校(清华大学前身)校长。
金邦正有留美学习经历。一上任,就聘来了大批留美学生,瓜分了之前那些旧教师的课程。又在农学系新开设了几门课,用以安置他的“关系户”。这种学校领导层的行为,对于学生而言,本来关系不大,学生也不应该过问,把学习搞好就行。但重要的问题是,这位新校长“吃相难看”,招来的那些人基本上有名无实,而且十分的狂妄自大,这让任乃强十分反感。
24岁的任乃强,正义感得以展示出来。那些老师经常在课堂上错误百出。一旦出错,任乃强是丝毫不给面子,当场指出并纠正,一大波同学附和,并给老师“喝倒彩”。这样一搞的后果是,有两位被金邦正校长夸奖的“权威学者”最终面子上挂不住了,羞愧辞职。这一下把金校长给惹毛了,在学校公示栏上进行通报批评,责骂任乃强“妄自卖弄,目无师长”。
这八个字的分量很重,基本上等同于“学习差、素质低,无才无品”。对于这种学生,学校是肯定容不下的。
果然,不久后,金校长的身边党羽沆瀣一气,成立了一个秘密组织,取了一个极具掩饰性、迷惑性的名字,是为“修养团”。其目的,就是监视和分化学生。结果,这事情被学生发现并公开了。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咋听的这个,纷纷表示强烈反对,并集体闹事。
金邦正校长和一帮教师对情况进行分析,断定是任乃强、刘运筹、凌毓璜等四川学生领头搞出来的事情。就发布了通报,宣布将三人开除。这个决定一出,更加激起公愤。不但全校学生开始罢课,北京和外省的一些学校师生也纷纷前来声援,闹了一个不小的“学潮”。事情弄得太大,最终是教育部出面发文,撤销对任乃强三人的处分决定,恢复学籍,并责令解散所谓“修养团”。金邦正在这个学校是待不下去了,予以改任清华大学校长。这次“学潮”,才算平息。
任乃强三人被宣布“开除”那天,是1918年5月7日。教育部做出恢复三人学籍决定那天,是5月20日。从这一天起,学校开始成立了学生会,办起了墙报。因为这次“学潮”,任乃强成了全校的知名人物。同学和老师对他刮目相看,积极推荐他进入学生会,负责主办墙报《游艺报》。每周出一张,对开纸大小。主要是谐文和漫画,分出若干栏,全部楷书。除宣传“农为国本、求学报国”外,还点评时势,讥讽校内的诸多弊病。在任乃强毕业离校的时候,《游艺报》已经发布了四十多期,主要由任乃强执笔编写并绘画。
第二年,即1919年5月4日,爆发了轰轰烈烈的“五四爱国运动”。
这是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,广大群众、市民、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,通过示威游行、请愿、罢工、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,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、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,又称“五四风雷”。起因,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欧洲列强无暇东顾,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,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。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。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,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。从1918年11月的“公理战胜强权”庆典,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,短短两个月时间,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“自古弱国无外交”的定律,所谓的“公理战胜强权”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。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,从5月4日开始,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,组织演讲、宣传,随后天津、上海、广州、南京、杭州、武汉、济南的学生、工人也给予支持。
任乃强是农大学生会推荐去参加大会的学生代表。他觉得自己交际能力不太好,就推给另外一个人代他参加了。但在后来,他到前门外去讲演,声援那些被捕的学生时,仍然被捕了。他和之前那些被捕的学生一起,被关押在一个大院的洋楼上。实际上,这里和传统的“关押”还是有很大的区别,除了丧失自由外,并没有其他痛苦,更不存在什么审问拷打。
更是有一点,是传统“关押”无法想象的。全国各地的人民团体、商店、工厂、学校等,纷纷寄来慰问信、送来慰问品,简直是络绎不绝。那些负责执勤的军士,把这些物资全部都送上楼来。反动军阀迫于强大的社会舆情,最终把关押的所有学生予以无条件释放。
经历了这么许多,任乃强深深地认识到在京求学的不易。通过读书,是农家子弟得以出人头地的重要渠道,甚至可能是唯一渠道。此外,别无他法。尤其是在社会动荡的特殊时期。
他在大学习期间,一直很刻苦。第一年考得全校第三名,第二年考了全校第二名,第三年考了全校第一名。
为了快速增长自己的地理知识,任乃强仅仅学习学校的常规课程还明显不足。他经常从西郊走到东郊,去听白眉初、翁文灏的课。
翁文灏,字咏霓,浙江鄞县(今属宁波)人。出生于绅商家庭,清末留学比利时,专攻地质学,获理学博士学位,于1913年回国。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,中国早期的最著名地质学家。对中国地质学教育、矿产开探、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杰出贡献。
有了白眉初、翁文灏两位先生的点拨和教诲,任乃强的地理知识得到了明显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