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文化百科 古典文学 列表

四字成语

刘秉忠同志与元上都

2023-05-06 21:55:15

秉忠同志与元上都

世界文化遗产—元上都遗址

北京中轴线正在申报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,而在北京元大都,北京故宫中轴线上,向北一直向北延伸,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上,也坐落着一座宏大的古城遗址,这就是元上都城址。1988年,国务院公布元上都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2012年6月29日,在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,中国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了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
元上都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,这是滦河的上游。先秦时期这里是山戎的活动聚集地。到北魏时,这里是拓拔鲜卑的塞外牧地。辽金时均以此为狩猎牧场。到南宋乾道四年,即1168年,金世宗完颜雍给这块土地取了一个新名字,以“莲者连也,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义”为,称之为金莲川。

1211年,这一年是南宋嘉定四年,成吉思汗南下征金,占领了滦河上游的恒州,金莲川也就成了成吉思汗的避暑地。后来这块草原成了木华黎家族的世袭领地。

自成吉思汗始,蒙古以和林为都,1251年蒙哥即帝位后,忽必烈以皇弟之亲,受任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。忽必烈在等人组成的“金莲川幕府”的扶佐下,推行汉法,重用汉儒,不乱杀无辜,屡建战功,使忽必烈在中原汉地赢得了人心,政治及军事势力飞速增长。

以蒙哥大汗及阿里不哥为首的蒙古传统势力,对以“汉法治汉地”十分的反感,他们认同铁骑征服,为此与忽必烈形成两大阵营而对立。特别是忽必烈在中原以“邢州大治”带动中原政局的变化,使忽必烈在汉地士大夫中获得盛誉,忽必烈由此被称为“贤王”。这些人认为,忽必烈“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,则中国之王”。

忽必烈在中原的成功引起了蒙哥大汗的警觉。蒙哥汗七年,即1257年,忽必为蒙古主左右所谗,罢开府归朝廷。(《中国历史大事年表》)忽必烈的罪状就是“中土诸侯民庶翕然归心”,还有“王府诸臣多擅权为奸利事”。在中原设立了“钩考局” 审核忽必烈治下的财赋。逼忽必烈交出中原一带的控制权,并撤消安抚、经略、宣抚三司等机构。

刘秉,《史·刘秉忠传》说他“生而风骨秀异,志气英爽不羁。八岁入学,日诵数百言……于书无所不读,尤邃于《易》,及邵氏《经世书》,至于天文、地理、律历、三式六壬遁甲之属,无不精通。论天下事如指诸掌。”

就在此等形势之前,刘秉忠就以大智慧向忽必烈建议在滦河一带筑建城市宫室,当时称之为开平府,此后的金莲川上都。金莲川是忽必烈从漠北南下的必经之路,常常驻帐于此。

据《元史》记载说:“岁丙辰,春三月,命僧子聪卜地于桓州东、滦水北,城开平府,经营宫室。”又据《元朝名臣事略》记载:“丙辰,上始建城市而修宫室,乃命公相宅。公以桓州东、滦水北之龙冈,卜云其吉,厥既得卜,则经营,不三年而毕务,命曰开平,寻升为上都。”

丙辰,即宋宝祐四年,蒙古蒙哥汗六年,公元1256年。

刘秉忠在受命建设元上都时,他借鉴中国传统风水理论,先是在此进行“相地”。

什么是“相地”?在传统风水学中,相地是城市营建的重要的环节。是风水学术语,也是营建城市时对地域进行踏勘的专业用语。相地包括城址的现场踏勘,环境和自然条件的评价,地形、地势和造景构图关系的设想,内容和意境的规划性考虑,直至基址的选择确定。

《平砂玉尺经》审穴篇说:“龙从地起,有吉有凶。水自天来,惟清惟浊。精灵聚於六秀之方,英粹诞于天门之上。”元上都的地理位置,史书上是这样评价的: “龙岗蟠其阴,滦水迳其阳,四山拱卫,佳气葱郁。”“上都控引西北,东际辽海,南面而临制天下。”

刘秉忠为完成这座城市的营建,推荐真定董文炳、贾居贞、谢仲温督建新城,当时,忽必烈特别授权谢仲温:“汝但执挺,虽百千人,宁不惧汝耶!”(《元史》卷169《谢仲温传》)。

根据文献资料和考古调查,元上都由宫城、皇城和外城三重组成。城周长18里(今制),东西长2050米,南北长2115米。外城以土夯筑,皇城环卫宫城四周,城墙以石块包筑,宫城城墙以砖营筑,四角有楼,以望四方。

元上都共有13座城门,其中外城有四门,同时在城门建有方形的或马蹄形瓮城。从元上都外城进入内城的第一座城门,是皇城正南门,皇城设有城门6座,城墙总长1410米,这里是文武官员的居住办公的地方,皇城的南半部为官署,官邸分布其间。

刘秉忠是一个风水大师,在营建元上都时,首先考虑到的是城市的风水问题。据《佛祖统纪》记载:在元上都城内“首于城中乾艮二隅造两佛刹。曰大乾元寺。曰龙光华严寺。”就是说在建城之始,就在城内的乾、艮两位建立佛寺,乾位即西北,艮位即东北,这种以佛寺镇压风水与邢州顺德古城天宁寺、开元寺区位设置有雷同之处。除城中东西两寺外,在外城还有几座佛寺,也是按《易经》来确定具体位置的。

因蒙元政权的关系,在营建元上都时,在佛教信仰方面充分体现了两种文化的结合。东西两座佛寺的设立,体现了蒙汉文化融合及关系。在以邢州开元寺高僧庆吉祥主撰的《大元至元法宝勘同总录》总序中说:“大元天子,佛身现世间,佛心治天下。”在当时,以巴思八为代表的喇嘛教主持大乾元寺,以全一至温主持的龙光华严寺。一个是帝师,一个是释教总领,可见两座寺院的地位十分的崇高至上,两座寺院与皇宫形成了元上都的东要、西、中的三院制。

关于龙光华严寺的名字,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,这就是忽必烈向龙借地筑城的传说。

在孔齐《上都避暑》《静斋至正直记》卷一中记载:““上都本草野之地,地极高甚寒,去大都一千里。相传刘太保迁都时,因地有龙池,不能固,乃奏世祖当借地于龙,帝从之。是夜三更雷震,龙已飞上天矣。明日以土筑成基,至今存焉。”杨允孚《滦京杂咏》诗,说“圣祖初临建国城,风飞雷动蛰龙惊。月生沧海千山白,日出扶桑万国明。”关于这首诗,诗人自注说“上京大山,旧传有龙居之。”

据拉施特著的《史集》第二卷记载,当时刘秉忠在这里筑城时,草地上到处都是水及沼泽,有水则有龙,为了压镇水龙,深谙风水五行的刘秉忠在此树立起高数十丈的铁杆,铁杆立起后,积水枯竭,卧龙也飞升上天。《永乐大典》卷7702载伍良臣《上京》一文亦说,“……铁竿屹立海水竭,卧龙飞去空冥冥。原注:旧为龙渊,刘太保卜吉而视之,龙夕去水竭,遂创宫室,立铁幡竿于阙西以镇之。”

同时,刘秉忠令弟子郭守敬在北城门外的龙岗一侧,修筑一道拦洪大坝,名为铁幡杆渠。这项工程也是中国筑城史上著名的一项水利工程,至今哈登台敖包之上保留着铁幡竿渠的石基座。就这样将城址草地里的水全部排干,并用石头、石灰、碎砖等材料填平,溶了很多锡加固。“在升起达一人高之后,再在上面铺上石板……在那石板上面,建造了中国式的宫殿。”这座皇城宫中大安阁。

皇城正中偏北就是宫城,是整个元上都的重中之重,这里相当于元大都北京城的故宫,是皇帝处理政务以及皇后妃子居住的地方。宫城设有城门3座。宫城的正南为御天门,是当时百官聚集、奉旨听宣之处,元代郑潜有《上京行幸词》:“明德城南万骑过,御天门下百官多。箫韶九奏风云会,嵩岳三呼景象和。”就是描写当时百官在明德城门等候,御天门下宫乐响起,官员朝见皇帝的盛会。

在宫城内设计建筑了很多宏伟的建筑,如水晶殿、鸿禧殿、穆清阁、大安阁等等。除此还有外城、皇城、宫城内分别建有文庙、道观之类,左祖右社,官衙民舍,亭台楼阁,设施建设,功能无不齐全。

从古代城市风水学上讲,以水为龙,龙多为患,无龙不灵,刘秉忠为了解决元上都的风水问题,引滦河水进入城内,建有池沼。在皇城的正中建有大安阁,“大安阁,上京大内也。”这是忽必烈登基为帝的地方,也是皇帝日常办公的场所。

关于大安阁,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,对大安阁进行复原,说大安阁为三层,阁位与平座,叠层为四。“构高二百二十有二尺,广四十六步有奇)从则如之。虽四隅阙角,其方数行,余于中下断鳌为柱者,五十有二,居中阁位与东西耳。构九楹,中为楹者五,每楹尺二十有四,其耳为楹者各二,共长七丈有二尺。上下作五檐覆压。其檐长二丈五尺,所以蔽云日月而却风雨也。”

“大安御阁势苕亭,华阙中天壮上京。”这是元人诗句对大安阁的描写和赞美。通过考古人员的踏查,大安阁楼位于宫城中心,基址平面呈"凸"字形,东西长36.5米,南北宽30米,基址底部转角处的外缘用规整的条形砂岩围筑。基址西南角处出土完整的汉白玉龙纹柱础,高2.1米,宽0.53米,厚0.52米,雕有精美的腾龙。其用材“取故宋熙春阁材于汴,稍损益之,以为此阁,名曰大安。”观者称“神营鬼构、洞心骇目”, 其楼“飞翔突起,干青霄而矗上。”

马可·波罗,是意大利旅行家、商人。1271年,马可·波罗来到中国旅行,写下了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一书,这也是西方人第一部撰写描绘中国历史、文化和艺术的游记作品。当他来到元上都后,记述了这座都城的繁荣景象,“终抵一城、名日上都,现在位大汗所建也。内有大理石宫殿,甚美!其房舍皆涂金,绘有种种鸟兽花木,工巧之极,技术之佳,见之足以娱人心目”。当看到大安阁后惊叹的说:“和烈汗在都城用大理石和(其它)石头建造了一主坐宏大的宫殿,大厅和层间涂上了黄金,然后用各种各样的鸟兽和花卉图案加以装饰,精美绝伦,巧夺天工,让人叹为观止。”

1260年,忽必烈在元上都大安阁登基称帝;中统四年(1263)开平府升为都城,定名上都,此后这座城被誉为“圣龙起飞之地”。

元上都营建之后,还是这位刘秉忠,再次相地、设计,规划营建了一座都城市,这座都城就是今天的北京城,刘秉忠为这座都城确立北面“稍偏向西”,南面“稍偏向东”的中轴线,这样在相距数百里的同一轴线上,有两座元代的都城。

据清人孙承泽《春明梦余录》记载说,元代在讨论定都何处时,“元世祖尝问刘秉忠,曰:今之定都,唯上都、大都耳,何处最佳?秉忠曰:上都国祚近,大都国祚远。”遂定都燕之计。

1264年,忽必烈定都于燕京(金中都故地,今北京地区),刘秉忠并为忽必烈设计了新的年号“至元”。忽必烈言听计从,下诏改当年的“中统五年”为“至元元年”,定燕京为“中都”。

1271年,元至元八年,忽必烈再从刘秉忠议,取《易》“大哉乾元”之意,改国号为大元,第二年改中都为大都。

大元已建,巨作已成,大幕即落。

在元上都南屏山有一个祠观,名六丁神祠。《元史》释老传:“至元十一年,建太乙宫于两京,命李居素居之,领祠事,且禋祀六丁,以继太保刘秉忠之术。”《顺天府》卷七引《析津》说:“元自开国,始创于西山,赐上名额(指灵应万寿宫额—引者注),实自太保刘文正公之主也。其祖坛在上都南屏山,即太保读书处,有碑文纪事。”

六丁神祠“主祭丁甲神”。

六丁神即六丁六甲,为六丁神和六甲神的合称,其神十二位,简单的讲,就是丁甲之名来源于天干地支,丁神六位:丁卯、丁巳、丁未、丁酉、丁亥、丁丑;甲神六位为:甲子、甲戌、甲申、申午、甲辰、甲寅。丁神六位支为阴,盖为女神,甲神六位支为阳,盖为男神。道教文献中说:六丁六甲神位虽小,但在道教中非常重要,经常被道士所役使。《后汉书》梁节王传记载,汉代方士已经有役使六丁六甲的方法,先行斋醮,然后召六丁神,“可使致远方物,乃知吉凶也”。说句白话就是通过对六丁神祠的祭祀,可以达到预测未来的目的。

刘秉忠贯通三家,精通阴阳术数、六门遁甲之类。史称刘秉忠“数精皇极,祸福能决,谁其似之,邵君康节。”在两都设立六丁神祠,主要是为皇帝服务,占卜皇家的日常吉凶之事,即可令都城清洁,国祚昌盛,五毒不近,世间灾难不生,皇帝求仙得仙,万事如意。刘秉忠也是元代六丁神祠开坛阐教的第一代宗师。

在神祠侧有一茅舍,这是刘秉忠的读书处和斋戒处,也是他静心修行之所。

至元十一年,公元1274年,那一年“秋八月壬戌夜,谓侍者:我欲静坐,不召勿来,侍者皆退,长歌至鷄鸣乃止,迟明侍者入御,端坐而薨,如假寐然顔色累日不变,识者知公坐脱也。”就是这样一夜抚琴高歌,风起而止,“如水中月,如空中花”.一代伟人就这样趺坐而逝,死也死的那样传奇.....

刘秉忠逝后,忽必烈“下令出内府钱助丧,派礼部侍郎赵秉温护送灵柩,葬于大都西南之崇福原。”也就是今天的芦沟桥畔。1275年,至元十二年正月 ,追赠刘秉忠为太傅、赵国公,谥号“文贞”。元成宗时,加赠推诚协谋同德翊运功臣、太师、开府仪同三司、上柱国,改谥“文正”。元仁宗时,又进封爵位为“常山王”。

元至元十五年(1278),在邢州开元寺观音殿前为刘秉忠立《常山王看转藏经记》碑。

明代,后人迁刘秉忠回邢台葬于顺德古城西贾村。邢台人将刘秉忠祭祀于三文贞公祠,这三文贞即巨鹿魏文贞公魏徵、南和宋文贞公宋璟和元代邢台刘文贞公刘秉忠。

1996年,元上都遗址首次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。2012年,元上都成功收录为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》。

今天,元代形成的南起北京外城永定门,经内城正阳门、中华门、天安门、端门、午门、太和门,穿过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、乾清宫、坤宁宫、神武门,越过万岁山万春亭,寿皇殿、鼓楼,直抵钟楼的中心点北京城中轴线,已列为文化遗产保护,现在正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,而这条线又是刘秉忠的杰作。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赞美说“一根长达八公里,全世界最长,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。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;前后起伏、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;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、一贯到底的规模。”

上都与大都,两项遗产,一线贯通,何等伟大,何等雄伟,能成此巨作者,唯有邢台刘秉忠耳。

元上都遗址

元上都遗址鸟瞰

元上都老照片之一

元上都老照片之二

元上都老照片之三

元上都保存的楼宇遗址

大安阁台基遗址

大安阁复原模型

穆清阁琉璃龙首

穆清阁建筑基址

元上都保存的城墙及瓮城

元上都保存的宫殿台基

元上都建筑基址

元上都遗址琉璃瓦当

元上都保存的建筑基址

元上都汉白玉角柱

保存下来的铁幡竿基座

元上都遗址鸟瞰图(1997年摄)

刘秉忠风水著作《平砂玉尺经》

百纳本《元史》刘秉忠传

元代北京刘秉忠墓前的石像

邢台贾村刘秉忠墓中出土的瓷器

刘秉忠为内丘扁鹊庙写的碑文

《顺德府志》记载的刘文贞公祠

北京芦沟桥畔的纪念刘秉忠的玉尺亭

北京城中轴线

刘秉忠画像


上一篇:刘备顺利入蜀离不开这两个人
下一篇:鸿门宴上为什么杀不了刘邦

成语词典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