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也纳会议以后,意大利被肢解为8个封建专制的小国。奥地利的铁蹄首先踏入这个四分五裂的国家,不仅直接侵占了经济比较发达的伦巴第和威尼斯,而且还依靠军队和刺刀间接统治着其它几个公国和王国。后来,法国也在意大利北部谋求自己的利益,并企图兼并萨伏依和尼斯。在意大利境内诸国中,军事力量最为强大且唯一没有被外国势力控制的撒丁(皮埃蒙特)王国也雄心勃勃,竭力致力于建立以萨伏依王朝统治的意大利王国。在这种形势下,撒丁和法国为着完全不同的自身利益,同奥地利展开了军事上的斗争。这场斗争从1848年起,一直到1866年意大利统一,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战争。
1.1848年—1849年的战争这次战争主要在奥地利和撒丁(皮埃蒙特)王国之间进行。1848年3月17日,伦巴第——威尼斯爆发了反奥起义,并宣布成立独立的共和国。3月18日,伦巴第首都米兰也爆发起义。起义期间建立起来的国民自卫军,经过几次顽强战斗,把奥军逐出了威尼斯和米兰。与此同时,帕尔马公国和摩地那公国等地也爆发了起义。在整个意大利,要求对奥宣战,驱逐奥地利统治的浪潮不断高涨。在这种背景下,撒丁王国国王查理.阿尔贝特一方面迫于人民革命的压力,另一方也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,于1848年3月23日正式对奥宣战。其他王国和公国也相继声明支持撒丁王国,并建立志愿军队参与作战。
经过一个多月的交战,奥军节节败退到伦巴第东部的维罗纳境内。阿尔贝特占领了伦巴第、威尼斯、帕尔马、摩德拉,并将其归属撒丁王国。由于撒丁王国的军队缺乏训练,素质较差,加之武器装备落后,缺少骑兵和炮兵部队,其战斗力低下的弱点在战争中逐渐暴露出来,更主要的是阿尔贝特国王及其军队将领,对人民革命的高昂情绪心怀恐惧。所以在进入夏季的战斗中,奥军逐步掌握了战场主动权。奥军首先从威尼斯省向阿尔贝特的军队发动进攻,并很快推进到伦巴第。7月25日,在库斯托扎附近进行了一次大会战。拉德茨基元帅指挥的5.2万名奥军与4.4万名撒丁军交战。奥军采取侧翼突击战术,将撒丁军分割成许多小块。
被肢解的撒丁部队相互失去联系,首尾不能相顾,在一片混乱中溃不成军,纷纷四处逃窜。经过两天战斗,撒丁军损失共9000余人。阿尔贝特被迫放弃米兰,并于8月9日与奥军鉴订停战协定,承认意大利北部仍由奥地利占领。
阿尔贝特的投降行径,引起了意大利各国的群情激愤。8月11日,威尼斯人民发动起义反对阿尔贝特,宣布威尼斯脱离撒丁王国,重新恢复共和国。在意大利人民的压力下,阿尔贝特于1849年3月12日声明废止同奥地利签订的停战协定,重新对奥宣战。他任命波兰将领克尔萨诺夫斯基为统帅,率领8.8万人的撒丁军队同奥军展开战争。3月21日,奥军在拉德茨基指挥下向撒丁军守卫的莫尔塔拉进攻。由于撒丁军队没有采取措施加强莫尔塔拉城防,只有少数兵力守城,在奥军突袭击下,撒丁军大乱,败退出城,死伤共500人,被俘2000人,奥军只损失300人。3月23日,撒丁军和奥军又在诺瓦拉进行了一次大会战。撒丁军共4.7万人,由克尔萨诺夫斯基指挥;奥军共3个军团,4.5万人,由拉德茨基指挥。结果撒丁军被击溃,死伤不计其数。当天撒丁国王阿里.阿尔贝特被迫退位,其子维克多.埃马努埃尔继位。3月26日签订停战协定,承认伦巴第和威尼斯仍属奥地利;8月6日,又在米兰签订和约,规定撒丁王国向奥地利赔款6500万法郎。此战以撒丁王国的失败而告结束。
2.1859年的战争这是撒丁(皮埃蒙特)王国对奥地利的一场战争。1848年—1849年的战争失败后,新出任撒丁王国首相的加富尔为驱逐奥地利,尽快建立统一的意大利王国,于1858年与法皇拿破仑三世达成军事同盟协议,约定法国出兵帮助撒丁王国把奥地利逐出伦巴第和威尼斯,使两地并入撒丁王国;撒丁王国则将萨伏依和尼斯割给法国作为报酬。
1859年4月,奥地利发出最后通牒,要求撒丁王国解除武装,遭到撒丁王国的拒绝。于是,17万奥军在居莱元帅率领下集结于皮亚琴察和米兰之间,将拿破仑三世统率的撒丁和法国军队分隔成两部分。一部分是已经集结在瓦伦察附近的5.6万名撒丁军队,另一部分是正从都灵和热那亚出发的11.6万名法国军队。本来奥军完全有可能将两部分敌军各个击破,但由于居莱优柔寡断,使撒、法军队得以在5月中旬汇合于亚历山德里亚和卡萨列蒙菲匪拉托地域。直到6月初,双方除进行过数次小战斗外,仍尚未进行过大的决战。6月4日,麦克马洪将军率法军第2军团495万人同居莱率领的奥地利主力集团5.3万人,在马真塔进行了一次会战,结果奥军被打败。但法军没有乘胜追击,所以奥军在损失6000人之后,撤退到明乔河一线设防固守。居莱被撤职,奥皇弗兰茨.约瑟夫接任奥军统帅。
6月24日,约琴夫率领12万名奥军、火炮451门,在温普芬和舍利克两位将军的实际指挥下,与埃马努埃尔率领、麦克马洪和尼埃尔指军的11.8万名法、撒(丁)联军(火炮320门)在索尔费里诺村进行决战,结果奥军再度败北,损失为2.2万人,联军损失1.8万人。此役使奥地利的失败已成定局。但拿破仑三世慑于民族解放运动和害怕普鲁士干预,突然中止了军事行动,并于7月11日单独与奥地利签订了维拉弗兰克停战协定。根据协定,奥地利放弃伦巴第,由法国转交撒丁王国。1860年,法国又与撒丁王国签订了都灵条约,条约使法国获得了原属撒丁王国的萨伏依和尼斯。此次战争由于拿破仑三世推行利己政策,使原定的战争决心未能完全实现,奥地利虽被削弱,但仍霸占着威尼斯的一部分领土。
3.1866年的战争这是意大利王国(撒丁王国领导的)彻底驱除奥地利残存势力的最后一场战争,它和普奥战争交织在一起。1859年战争和西面里革命以后,意大利除了罗马仍为教皇管辖和威尼斯仍归奥地利统治外,基本上实现了统一。1861年3月,第一届议会在都灵召开,宣布建立意大利王国,撒丁国王维克多.埃马努埃尔为意大利国王。为了扫除奥地利残余,意大利王国政府决定与普鲁士结盟。1866年4月,埃马努力埃尔与普鲁士签订和约,结成了反奥联盟。普鲁士向意大利提供了1.2亿马克的援助,并答应帮助解决威尼斯归并意大利王国的问题。
6月17日爆发的普奥战争,意大利加入普鲁士一方作战。6月20日,名义上由国王埃马努埃尔统率、实际上归参谋长拉马尔莫拉将军指挥的意军主力部队10.2万人,在明乔河一线展开。6月23日转入进攻,在曼图亚留下了有3万人的强大预备队。与此同时,恰利季尼将军的一个军9万人,从博洛尼亚和费拉拉地域向前开进,准备对奥军的侧翼和后方实施突击。为了在两条战线同时作战,奥地利不得不在意大利境内组建一支约7.8万人的南线军队,由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指挥。6月24日,阿尔布雷希特的部队在库斯托扎附近与拉马尔莫拉率领的8万人进行会战。拉马尔莫拉渡过明乔河,迎战正向维罗纳东南靠近的奥军。意军前进中要经过一个多山地区,队伍断断续续,不成整体。当走出山区进入库斯托扎平原时,被奥军各个击破,被迫撤离。奥军大胜,伤亡4650人,而拉马尔莫拉则损失8147人,意军余部撤退到克雷莫纳。恰利季尼将军得知主力在库斯托扎附近战败后,也立即回师后撤。然而,奥军未能发展这一显著战果。其原因是奥地利同普鲁士作战失利。尤其是7月3日萨多瓦战役惨败,使奥军不得不火速调兵保卫维也纳。这给意军造成了良好的战机,使意军得以在威尼斯和蒂罗尔转入进攻。
在此期间,加波里的志愿兵部队作战也非常出色,迭获胜利,解放了蒂罗尔南部全境。但埃马努埃尔却命令他们撤退,于是蒂罗尔又再度为奥军所占。7月26日,威尼斯实际上已全部为意军所占领。7月20日,意大利海军上将佩尔萨诺率领的舰队在"利萨海战"中被特格托夫海军上将率领的奥地利舰队击败,佩尔萨诺舰队损失舰船3艘、人员1千多。但这并未改变已被普奥战争决定了的这次意奥战争的结局。8月10日此战结束,意奥签订停战协定。10月3日签订维也纳和约,奥地利将威尼斯割让给法国,再由法国归还意大利王国。列强在意大利的争夺,最终以意大利的统一而告一段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