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文化百科 读书心得 列表

四字成语

【论语札记第28期】第3章 教化论 第9节 教化原则之三——学思结合

【论语札记·第28期】第3章 教化论

第9节教化原则之三——学思结合

孔子教化思想的第三个重要原则,是学习与思考相结合。他说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(《论语·为政》)所谓“罔”,就是迷惘,指思想困惑而无所得。所谓“殆”,就是疲怠,指身心陷入困境,精神疲倦而无所得。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:“只是学习,不加思考,就会迷惘而无所得;只是苦思冥想,不去学习,就会使身心陷入困境,精神疲倦而无所得。”

我们研究学问不外乎两条途径:一是积累,一是消化。学习的过程就是积累的功夫,思考的过程就是消化的活动,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、相辅相成的。

学而不思,就好比只吃饭不消化,时间久了,非闹出肠胃病不可。一个人,如果死啃书本,不动脑筋,不思考,就会不知所云、不解其意、不辨正误,越学越糊涂;就产生不了智慧的灵感,思想的火花,只会鹦鹉学舌,却不知其义,只能是迷惘而无所得,书读的再多也没有用。

思而不学,就好比只消化不进食,腹中空空却不断分泌胃液,也会闹出肠胃病。一个人,如果不读书,不学习,不进行知识的积累,只在那里苦思冥想,就无法考证其所思所想是否正确,从而使自己深陷疑惑不解的状态而不能自拔,以至心神不定,焦躁不安,失去自信,被弄得精神疲倦,同样是一无所得,甚而至于疑惑重重,缺乏信心,误入迷途,那危害也是很大的。孔子自己就有这方面的深切体会,他说:“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”(《论语·卫灵公》)

总之,孔子既指出学而不思的不足,也指出思而不学的弊病,主张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。任何人,要想学有所获,学有所成,都必须注重学思结合。

学与思是相辅相成、辩证统一的过程。勤奋学习是深入思考的前提和基础,有益的思考离不开学习;深入思考又是勤奋学习的升华、提高和动力,有效的学习也离不开思考。正如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所说:“致知之途有二:曰学、曰思。”“二者不可偏废,而必相资以为功。”“学非有碍于思,而学愈博则思愈远;思正有功于学,而思之困则学必勤。”(《四书训义·卷六》)

那么,怎样才能实现学习与思考的有效结合呢?

方法之一,“温故而知新”。孔子说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(《论·为政》)所谓“温故”,就是指对古代典籍的学习;所谓“知新”,就是在学习的同时要进行思考,经过自己动脑筋想问题,引申发挥出新的见解、新的思想。为什么从“温故”中可以“知新”呢?就是因为善于在学习中思考。没有思考这个关键环节,所谓“温故”只能是食古不化,不可能达到“知新”的目的。只有那些善于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的人,才能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自我的能力,学有所得,学有所成。也才可以去教化他人,成为一名真正称职的教师。如果孔子对古代的典籍没有自己新的认识、体会、概括和总结,他怎么能成为杰出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成为“至圣先师”“万世师表”呢?孔门师徒“温故知新”的事例很多,学礼无疑是典型的一例。“礼”是西周制定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,孔子极为重视学“礼”,而他和弟子们对于“礼”的学习,并非死搬硬套,而是通过亲身的体验,深入的思考,抓住其本质,领悟其精髓。正因为如此,才能揭示出“礼”的精义所在,为中华民族留下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(《论·学而》)的千古名言。

方法之二,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”。如果说,“”是指个人的独立考,那么,“问”就是在与他人的交流探讨中思考。因此,孔子十分强调“问”对于学习的重要性。孔子“入太庙,每事问”(《论语·八佾》)的故事,成为流传千古的美谈,就是一例。子夏记述老师的教诲说: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”(《论语·子张》)广博地学习知识,坚守住君子之道,紧扣住切近处的事物去问、去思,就能领悟到如何做人、如何为道的道理,故而仁德也就在其中了。卫国大夫孔圉,谥号为“文”,故称为“孔文子”。子贡请教老师:“孔文子何以谓之'文’也?”孔子说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”(《论语·公冶长》)孔子认为,孔文子聪明、勤奋、好学,又能谦虚地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问题,不以为耻,所以谥他为“文”。孔子把学与问联系起来,揭示了人们在学思结中探求知识的途径与规律,“学问”一词,由此而来。

方法之三,“毋意、毋必、毋固、毋我”。孔门弟子记述了老师做学问的态度:“子绝四:毋意、毋必、毋固、毋我。”(《论语·子罕》)这就是说,孔子做学问和他立身行事一样,绝没有以下四种坏毛病:毋意,就是没有毫无根据地主观臆测的毛病;毋必,就是没有绝对化地肯定或否定的毛病;毋固,就是没有拘泥守成而固执己见的毛病;毋我,就是没有听不得别人意见而唯我独是的毛病。这就是孔子著名的“治学四戒”,它既是学习方法,更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。只有认真地坚决地克服掉这四种坏毛病,才有可能把学习和思考正确地结起来,像孔子那样,注重向书本学习,学思结合,温故而知新;注重向他人学习,改过迁善,取长而补短;注重向实际生活学习,每事必问,处处留心皆学问。也只有认真地坚决地克服掉这四种坏毛病,才有可能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,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,去粗取精,去伪存真,由此及彼,由表及里,由浅入深,不断地积累知识,产生灵感,提升学业水平。

《中庸》说: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”这是对孔子关于学思结合治学精神的进一步概括、丰富和发展。其中包括五个相互关联、相互作用的环节:一曰“学”,就是要广博地学习;二曰“问”,就是要详细地询问;三曰“思”,就是要审慎地思考;四曰“辨”,就是要明晰地辨别;五曰“行”,就是要切实地履行。“学”-“问”-“思”-“辨”-“行”环环相扣,揭示了人们认识世界,改造世界的基本规律,也为我们每个人指明了不断成长进步的方向。


上一篇:未离海底千山黑,才到中天万国明。尽使来潮呈盛景,高巅正坐照苍生。 ——赵匡胤 独步苍龙 《咏月》
下一篇:【论语札记第29期】第4章 治世论 第1节 治世之理想——和

成语词典   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